职场人生
首页 > 职场人生 > 浏览文章

走好自己的定势和开局

(编辑:admin 日期:2012年05月29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我曾经与部门里一个哥们对掐,掐的理由挺有意思的:哥们认为一个新员工来了之后部门需要指定一个师傅,可以温暖新员工的心,并有效指导新员工迅速进入状态;我的意见是这事儿有成本,而且我们既然从来没招过应届生,那么必须相信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会对自己负责,无需特别引导,有问题问到哥几个再解答就好。最后哥们痛诉我玩世不恭愤世嫉俗,我鄙视哥们书生意气清谈误国,然后各自散去该干嘛干嘛了……实际上我俩都需要长期出差没时间照顾新员工,而且这事我俩谁说都不算数。

讲这个小故事我想讲的其实是几个方面吧。第一,温情和铁血都有道理;第二,不是所有看起来比较冷淡的人对你都不善;第三,对你友善的人也不一定真能帮到你;第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意味着不要受前头一二三的束缚。

在运转良好的企业中,偏铁血和偏温情的我都见过,这一般取决于企业老板个人的风格。了解企业的文化风格对于求职者来说也挺重要的,如果认为必须多劳多得以贡献衡量薪水的,就不太适合温情型企业,温情必然带来一定程度的平均主义和开明家长作风;如果觉得人生不止要追求钱,生活也很重要的,更适合去温情型的企业——一般温情型企业多半在一个相对狭窄的专业细分市场上吃的丰厚且持续增长,规模一般不会特别大,也不一定特别出名(海底捞大概是最出名的),这种企业由于人员比较稳定,所以招人机会也相对少。但企业生存首先是需要利润的,所以当业务需要急速发展或者市场变化导致发展变缓甚至衰退时候,温情转铁血也可能就是分分钟的事儿,当初一篇《联想不是家》说尽其中员工血泪。

当一个人新进入一个企业的时候,都有陌生茫然的感觉,尤其是空降管理人员(包括空降的中层经理、小组长啥的),被抵触那都是特正常的事。有些企业会做新员工培训,有些企业有师傅制度,但这些都不能代替自己与部门其他人员沟通的过程。我见过的极端例子里甚至有这样的事——一个新人,如果不能低头好好沟通,连根网线都甭想从其他同事那里借到,也不会有人告诉你哪里能借到。

对于一个少年来说看到大家都在自己的工位上埋头不知道干嘛呢,也许不好意跟人说话,或者想问什么也不知道从何开口。当然时间长了这个问题总会解决,看过几天你的脸之后,一起干过活之后,别人会慢慢觉得你是这个集体的一部分了,然后肯定也会跟你说说话。

对于新入职场的少年来说,如果想快速破冰,就要界面友好,但不要有八卦嫌疑。微笑,跟边上的人主动介绍一下自己是应有之义。但开场话题忌太私人或太深入。

太私人的问题包括:问人收入婚否肯定不行,问人毕业院校也不是太合适——对方如果出身牛校也许高兴回答,但万一对方院校三流,说还是不说肯定在内心不断翻腾——另有一些人不喜被人攀附校友什么的,人心难测啊。谈兴趣爱好虽然相对安全,但保不齐对方跟你没有任何交集,无从谈下去,也没准有人就不喜欢工作场所谈私人话题。

太深入的问题类似:“你觉得我们公司怎么样啊?”“我发现咱公司一个问题……你觉得呢?”——人家还没弄明白你谁呢跟他关系的时候谁敢说这个。(敢的一般都比较二……)

对于空降们来说,由于抵触更甚,更没啥人跟你谈啥个性化话题。

我个人认为,比较安全的话题还是从具体工作开始,虚心了解一下现在公司对于这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方法的,主动问问领导有什么可以做的工作。空降们最大的痛苦可能是现在的制度方法跟自家经验有区别,忍不住想挑毛病,淡定……hold住……打死之前还是别说的好,研究一下现在的制度方法是怎么来的,羽翼丰满之后再行改良大计。

在整个破冰过程中,肯定会碰到有人更热情点,有人更冷淡点,可能只是个人性格与经历使然,不代表他对你的看法。无论少年还是空降,切忌先入为主,直接奔着那亲切地就亲近去了。还是那句话,职场之中各人有不同的利益和图谋,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因小故生恨的也不是没有,一定的距离产生美。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条评论